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天天观焦点:“从小就在家里听妈妈说上海话”,海派《繁花》首度赴港绽放香江

2023-04-30 10:21:54    来源:凯迪网

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五盟文化联合出品的现象级舞台剧《繁花》第一季,4月28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场完成了香港地区首秀,并将继续上演三场。这场久违的两地文化交流,让香港地区观众近距离地聆听“上海声音”,感怀和读懂海派文化的魅力。

特为香港观众设计繁体、英文字幕

舞台剧《繁花》第一季自2018年面世以来已演出近60场。此次演出,受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盛情邀约,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四场。


【资料图】

为更好地投入到香港的演出季,全剧组44人在临行前三周开启了全面复排、复景工作。4月24日起,剧组工作人员陆续飞往香港地区进行装台与彩排。为了保证在港的演出效果,剧组还专门为香港观众准备了繁体、英文两版字幕。

沪语声声,位居维多利亚港湾的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因为《繁花》的到来而展露出“海派”风貌,如《繁花》艺术总监张翔说:

“上海和香港是非常相像的两座城,有一样的层层叠叠和嘈嘈切切。我们期待此次舞台剧《繁花》的演出,能在香港找到共鸣和惺惺相惜。”

本轮的演员阵容基本延续了2018年至今的阵容,很多香港观众对他们耳熟能详:饰演小毛娘的知名上海籍演员张芝华;因《繁花》获得业内戏剧大奖的杜光祎、王雯那;为电视观众熟悉与喜爱的著名影视剧演员孙之鸿、邵汶;上海滑稽剧团的曹毅以及来自中福会等的实力派上海籍演员倾情加入,赴港的《繁花》汇聚了上海本土最优秀的话剧演员阵容。

香港观众心中的一缕时光、一帧岁月

据悉,《繁花》香港站演出开票伊始,即引起观众巨大反响。演出现场,当纯正的上海话响起,台下观众的心情仿佛被带回到了那个充满记忆的岁月。《繁花》舞台上呈现的上世纪70-90年代的文化元素,让香港观众一遍遍地重温海上情怀。演出结束,观众席掌声不停,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场。

一位常年定居于香港的上海观众感慨道:

“我终于在香港听到乡音了,从小就在家里听妈妈说上海话,今天在香港再次听到,特别亲切。”

本次舞台剧《繁花》第一季在香港的演出还吸引到广州、深圳等周边城市的观众专门赴港看戏。

来自深圳的王先生趁五一长假带着全家赶赴香港,他一直听说《繁花》是一部好戏,这次从深圳到香港,也正好把这部长草已久的舞台剧安排上了日程。

舞台剧《繁花》通过对原著的深入挖掘,成功地展现了上海独有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美学体系。同时,舞台剧的制作水平和演出呈现水准也达到了国际水平,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赞誉。通过该剧的成功演出,更多香港观众可以了解和认识上海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导演马俊丰说:

“上海市民对香港亲切是有原因的。那些年少时光,都有港片港剧陪伴,粤语劲歌萦绕。我希望舞台剧《繁花》第一季也能够成为香港观众心中的一缕时光、一帧岁月,纸短情长,相信在日后也能时常被唤起。”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该剧制作人马晨骋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舞台剧《繁花》蕴含的沪语文化魅力与地域特色,传递出深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沪港两地文化相亲,交流往来源远流长,我们也期待在《繁花》之后推动更多作品来到香港,从文化交流层面上演绎更加精彩的‘双城故事’。”

8-9月将开启两季连演模式

舞台剧《繁花》于立项伊始,便设立“舞台连续剧”的创作概念,拟定将原著《繁花》分“三季”进行演出,三季之间彼此独立但又互相勾连,目前观众已看到第一季与第二季的精彩呈现,场场口碑爆棚。两季皆屡获业内大奖,第一季共获戏剧大奖四项、九次提名,演出场次累计56场,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各大重要艺术节;第二季累计演出20场,荣获业内大奖三项,十次提名。两季之前共上演十二轮,每轮演出获百万级关注度,累计总观众数达十万人。

为让更多观众能够欣赏到这座代表上海戏剧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舞台剧《繁花》将于今年8月-9月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次开启两季连演模式,老戏骨潘虹等优秀演员也将悉数登场。

关键词:

相关阅读

精彩放送